回忆、口述、资料

首页 >> 资料征编 >> 回忆、口述、资料

毕钤

毕钤

热血儿女报国情

 

——记抗战老兵毕钤

    

  孙国栋  尚桂华(松原日报记者)

 

  90岁高龄的毕钤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读报,《人民日报》《吉林日报》《松原日报》等报纸她要翻个遍。“从这里就能知道国家大事,了解国家的发展。”

  毕钤1925年出生于河北省深泽县营里村,1945年5月参加革命,当月加入中国共产党,1985年离休,她把一生都献给了党和党的事业。

  少年梦魇

  从1937至1945年,中国的老百姓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。毕钤的家乡,一个原本宁静的小村庄却被日本鬼子搅得鸡犬不宁。至今,一个个惨案仍在刺痛着老人的心。

  1938年春天,听说日本鬼子要进村扫荡,人们吓得不敢回家。一天、两天过去了,一个鬼子影也没看见,一些人放松了警惕。突然有一天,鬼子真来了,进村后枪声四起,毕钤的堂哥就是被日本鬼子杀害的。

  “小旺哥,你为啥不走?”毕钤出村那天碰到了堂哥,毕钤招呼他快走。小旺哥说:“我还有点活,把树梗弄好就走!”

  小旺哥还没来得及走,日本鬼子就进村了。日本鬼子怀疑他是八路,就把他抓起来,用绳子把脚绑上后用战马活活将他拖死,马蹄印后面留下一条长长的血迹……

  日本鬼子怀疑一个青年是反日分子,就将他绑在一棵小树上活活烧死,刺鼻的烧焦味弥漫整个村庄。

  “如果用残垣断壁形容都太轻了,那真叫血雨腥风啊!惨不忍睹,日本鬼子当时想杀谁就杀谁,并且手段极其恶劣。”毕钤说。

  和营里村相邻的小封村在劫难逃。

  为了躲避日本鬼子,村民纷纷躲藏在地道里,日本鬼子气急败坏地将柴草堆满地道口后放火烧,用烟将村民活生生熏死,100多人惨死地道中。

  有一天,一队鬼子到营里村抢东西,恰好赶上七个八路军隐藏在村口的坟地里。等日本鬼子抢完东西从坟地经过时,八路军向日本鬼子开火,把日本鬼子打个措手不及,打死了两个日本鬼子,其他的落荒而逃。八路军乘胜追击,抢回了村民所有的东西,老百姓拍手称快。

  “五一扫荡”

1942年5月1日,正是冀中地区主要河流的枯水期和大平原青纱帐尚未形成之时,日本鬼子利用这一时机向冀中地区发动了“五一扫荡”。日本鬼子采取远处用飞机扫射,近处用机枪扫射的办法对付手无寸铁的老百姓,并将八路军挤到滹沱河、滏阳河与石德路所构成的三角地带妄图消灭。

“当时日本飞机飞得特别低,日本鬼子就用飞机扫射,有30多名八路军战士英勇牺牲。”毕钤说那是毁灭性的屠杀,没有人性。血腥的屠杀激起了人们的愤怒和反抗。

  “石家庄、保定等城市被日军占领后,日军又占领各村,老百姓整天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。毛主席写的《论持久战》,前后方的老百姓情绪都逐渐高涨,积极支援前线。”毕钤积极加入了妇代会,为前方军队做鞋,养猪、养羊,磨米、磨面,为前线部队送情报,和老百姓一起并肩作战。

  毕钤回忆,当时流行的歌曲是“母亲送儿打东洋,妻子送郎上战场……”老百姓对小日本恨之入骨,家中就是有一个儿子也要送去当兵,抗日之心可见一斑。

  抗战胜利后,毕钤被分配到原扶余县工作,任副县长一职,她又以满腔热忱投入到共和国的建设之中。后来任原扶余县人大副主任,直至离休。

  “我是党的儿女,有党才有我,我和党永远在一起!”老人家脸上荡漾着自豪的笑意。

 

 

发表时间2015年7月23日

 

中共松原市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 吉ICP备11001432号-1
中共松原党史研究室主办   联系电话:0438-2292752
Copyright?2001-2010 by www.sydsw.org.cn all rights reserved.